作者: 來源:新華網新疆頻道 日期: 2012-07-01
6月29日,首屆國家級“和田玉玉雕與鑒賞高級研修班”在烏魯木齊順利結業,在為期五天的培訓中,文少雩、錢振峰和易爽庭等國內著名玉雕大師分別做了《玉石的圓潤雕刻技藝》《再談大師的“含金量”》等主題講座,深入淺出的總結和闡述了玉石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玉石雕刻技巧等方面的內容,開拓了學員的視野和學識,為新疆現有和田玉玉雕工藝與鑒賞高級人才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充分掌握國家和自治區對和田玉產業政策走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學員孫江紅認為大師的講座明確了和田玉的投資與收藏是社會中高端人群的選擇,是“小受眾”的推廣產品。他說,在當今生活、工作、消費、交往方式中,任何“動作”其實已經離不開網絡的實際應用,因此,有效利用網絡進行和田玉的推廣不失為一個有效的策略和方式。
學員馬金平說,金融風暴來襲時,全球的經濟不景氣,許多懷揣大筆資金準備投資房產和股票的人們開始轉身投資和田玉。很多人幾乎逢玉便收,跟攤主討價還價之後欣然掏錢購買,不論質量優劣,只要便宜。可悲哀的是,他們手中積累的所謂藏品,都是業內所說的“垃圾貨”,不要說升值空間,就其本身幾乎也不值幾文。他認為,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最好盡可能的多儲備些辨認和田玉真偽的知識,多聽聽專家的建議,分清青海料、俄料、山料、磨光子和田玉籽料,從而保證自己手中的玉石是正品。大師們對和田玉知識的普及和推廣方面還大有潛力可挖。
學員李秀玲就克拉瑪依玉出路的問題進行了發言,她認為克拉瑪依玉作為新疆玉石係列裏的一個新興產品,其市場價值和前景不斷看好,但目前行業內對于這類玉石的重視程度和關注程度不夠,此類玉石仍然處于“散戶”自發收藏的狀態,有必要進行介入和關注,提升其文化價值和內涵,使其真正成為新疆玉石產品的一個有益補充。
新疆寶玉石協會會長郭蘭香說,此次研修班的舉辦,體現了國家對新疆玉雕人的關懷和愛護。目前自治區對和田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係列的政策支持,新疆和田玉產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不斷豐富新疆和田玉的文化,讓新疆的玉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完)(責任編輯:陳瀾)
- Jul 02 Mon 2012 11:26
首屆國家級“和田玉玉雕與鑒賞高級研修班”結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