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苦多樂少;玩樂當下,方是真人。』不論您
在哪一行高就,追求的不也都是『真、善、美及靈』嗎?
真巧!我們在玉的收藏上也是追求『料真、工善、形美及
紋要靈』,放諸古今中外,盡皆相同。玉的料要真,工要
好,形要美及紋要靈,才是上品!真骨董也!人們對於玉
的收藏一般都最重視玉的質料,再來會注重玉的藝術價值
及工藝水平,最後是看形制是否優美,紋飾活靈活現。
而玉器本身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及沉澱表徵意涵並不重視,
道理也很簡單,玉的質料越好者,在大自然中的就越稀
少,自然價錢就越高;古話有云:『山上石多玉石少,天
下人多君子稀。』越優良的美玉,質堅料密,其加工困難
度也越大,雕刻一件美玉器就越難成功,時間就要拉長,
在工藝上:硬碰硬者為之『雕』,硬碰軟者為之『剔』,
硬碰硬就容易碎裂,所以,一不小心,就寧為玉碎不為瓦
全了,得!這個月工錢又白搭了。
黃金有價,玉無價,就是說明玉器的收藏價值很難判斷,
玉的好壞認定很難有一定規範。在和闐地區已開始使用重
量秤原石販賣,一樣的重量,有時雕件比原石貴,有時反
而原石比雕件貴,端看他瞧你順眼不順眼,昨晚兒挨罵沒
挨罵。所以,玉器在市場中的價值全憑喜愛者的多少及成
交過的價而在比較中產生,更甚者,常聽玉商說,「我這
塊玉真是太漂亮了!咱家賣玉到現在沒見過有這等好貨!
開門又到代,別人出十萬元我都沒賣呢!」,買家說:
「我好喜歡,可就是口袋沒錢!您是大老,可不可以六萬
讓給我?託福!託福。」玉商擠眉弄眼的說:「行!但對
外要說你十二萬買的喔!今天,就交你這個朋友啦,記得
常來。」,成交後,買家開價十萬兜售,大家都說他瘋
子,三個月後,買家列出該件玉器之歷史證據及古書記載
出處,這塊宋代皇室用玉器在大陸拍賣會以人民幣十萬拍
出。大家便改口說,我們才是瘋子!當初怎麼就沒瞧出來
呢?但這不代表沒人上當過,玩股票的人就知道,每個人
都說自個兒賺錢,那誰賠呢?報喜不報憂,是咱們中國人
的德性!重要的是要培養鑑賞力,熟讀歷史多看書才有機
會露臉。
所以從文物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來擴大對古玉的投資收藏
和價值取向著墨,就會發現收藏古玉的投資是獨具慧眼非
常有吸引力的,既可當「玩物」又可當「寶物」,享受漫
天喊價,就地還錢的樂趣。想賣多少就賣多少,真是過
癮!但若由古玉文物的歷史發展上切入,會發現玉的材料
和藝術價值與歷史年代是成正比的,近代雖然良玉也多,
但工藝水平不足,從陶瓷、木雕相關近代藝術品中就不難
發現,總是少了那分『古靈氣韻』,看久生厭,不似古物
的耐看與藝術恆久性,工藝家將當代最高時間空間藝術價
值凍結灌入作品之中,彷彿是作者發願減壽而換來的永恆
藝術生命,也著實在日後的人們看到創作者生命的無限延
續,與其說是為帝王治作,倒不如看成是為自己生生代代
的藝術生命求得無限延續。所以,玉的歷史人文價值,越
是近代,人文價值越低廉,現代人,被電話、電視、電
車、電腦,電得時空錯亂,團團轉,古人那種夜以繼日通
宵達旦,專心創作的日子已不可求得。古代工匠求全家溫
飽與保身家性命,全靠治玉作器,試想古人工作時接個電
話、回個簡訊、看個廣告?有幾個腦袋?一旦君王歡喜,
一身榮華;但若帝王動怒,一家喪命,現代大家瞎忙!連
念佛都改用電子播放化,佛若在世,不用點香自己就會冒
煙!哎呦!謗佛喔!罰我買好玉不用錢好了!善哉、善
哉。我栽不如你栽。在下『藏鏡人』的哥哥『藏玉人』。
拍謝!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