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骨董要不要學經濟學?


「經濟學人」主編富蘭克林先生,2010年曾提出全球經濟將不會呈一致性的走勢,而是歐洲呈現L型;美國呈現U型;中國大陸呈現V型。而全世界對中國出超最高的卻是台灣,這也恰巧與古董集中逸散的重分配有著相同的趨勢,近年來,古董市場上也出現大量文物賣回大陸的情形,相信許多古玩行也有同樣被同胞掃貨的遭遇,無獨有偶的是所謂的世界高級名牌奢侈品,也快速向中國大陸集中,這些高級精品生產國賺進了大把鈔票,購買新原料、新設計再進行下一波攻擊,等舊款式退了流行就是新款式進入市場的時候了,周而復始,漸漸改善了當國人民生活,走出經濟危機,當行有餘力時,那個在拍賣會上手不放下來的人,口袋的錢有一半就是您或家人貢獻的。那麼我們想將中國文物由列強「討」回來的機會就更遙遠了。奢侈精品壞了是理所應該,該買新的;骨董文玩賒了是通徹心扉,愧對祖先。骨董不能再生,壞一件少一件,台灣充其量也只是將昔日庫存品慢慢賣完,慢慢玩完罷了,最近從許多古玩商手中的貨品之品相與價位,可以看出其中的變化,這就是個警訊也是個轉機,原因在於古文玩不可再生之特性,除非我們創造新的藝術商品,成為大家爭相收藏之標的,或是團結合作資金集中在國際拍賣會上拍進精品或從收藏家手中購得精品,這點大陸就做得不錯,近年來崑崙山玉與俄羅斯玉,新料新工價位甚好,已成一番氣候。許多國際拍賣會上大陸店、藏家合資拍入高級國寶甚至有國營單位在背後撐腰,我們應當學習,就算轉賣給中國大陸藏家也是肉爛在鍋裡,有好的利潤才有彈藥向世界高檔骨董邁進,集中火力購買國之重寶,但是台灣的古玩家胸襟是否有如此寬大?倒是個討論議題!能做到不兩舌就不容易了。近來欣見台灣有大資本家願意出錢出地成立『台北古玩城』,欣喜之餘,高舍不才,奮勇略盡搬瓦抹灰之力,心想玩賞古翫為人生最大雅事,是文化資產,更是資本密集(尋寶基金)與技術密集(鑑賞能力)的產業,如何能讓一般大眾有一個安心購買古文翫,貨真價實、童叟不欺的文物寶庫,一邊營業維持生計,一邊集中利益購買國之重寶收藏展示,以文物經營者及收藏家雙重身分自居,永續經營,建立如同世界國際名牌般的信譽與品質,所以就必須號召一些具有寬大胸襟,志同道合以維護中華文化、結交終身摯友、看遍天下精品、聽盡古今趣聞為目標的大鑑賞家、大骨董家、大收藏家、大學問家齊聚一堂共享我們的『老童樂園』,讓台北古玩城是古玩店也是文物館,其中道德高尚、能辨真假,是藏家之高見!


一直很忙!馬不停蹄。許多玉友好久不見,致歉之餘,特此問候並拜晚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