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雕刻等傳統工藝傳承境況也讓業內人士及專家感到擔憂。福州市政協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專項調研認為,工藝人才培養不足首要問題出在教育。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民間工藝發展迅速。1956年,成立了福州工藝美術學校;1981年又成立了福州工藝美術技術學校。兩所工藝美術學校對推動福州民間工藝的發展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當今活躍在省、市民間工藝界的領導骨幹和技術人才多出自該校。近年,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已被並入閩江大學,辦學環境有所改善。但福州市工藝美術技術學校長期處于“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境地,教學經費、教學校舍和教職工編制問題,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勢必對工藝人才的培養產生不良影響。


此外,優秀人才的待遇保障不足,人才隊伍不穩定。壽山石雕刻等民間工藝多以手工操作為主,其主要傳承方式仍是師傅授徒的形式。目前,福州各門類工藝美術大師和名師多已年高力衰,個別工藝美術大師連起碼的醫保問題都長期無著落,一些工藝技法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福州石雕藝術工藝廠廠長王一帆說,上世紀80年代初,石雕藝人們常常匯聚一堂,互相切磋交流,工廠還經常組織他們外出參觀學習,體驗生活,技藝都得到快速提高。近年來,壽山石雕刻逐漸成了藝人的牟利工具,變成了一項產業,實現了批量化生產。這種違背藝術創作規律的發展模式,不僅大大束縛了藝人的創作設計能力,也無法讓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