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僅是諸多“瘋狂的石頭”的一個縮影。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秘書長陳禮忠建議,有關部門需加強對藝術創作隊伍的思想教育,增強藝術創作者素質,引導創作者深入生活和自然,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藝術創作。從而推動藝術品市場由資源型向藝術魅力型轉變,扭轉“重材輕藝”的傾向,培育健康、理性的藝術品市場。


陳禮忠還建議各級政府部門多舉辦民間工藝論壇等活動,組織知名專家深入研討,推動傳統工藝創作理論創新。同時,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和民間藝人開展民間工藝的挖掘、整理、搶救和研究工作,使保護和開發民間工藝的工作從思想上和理論上有力支撐。


還有業內人士建議,完善有關地方民間工藝保護和發展的法律法規。各地民間傳統工藝品類繁多,其生存、繁衍和傳承都有其本行業的規律。建議相關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依據各行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有針對性地完善國家或地方性的保護條例,以確立保護的重點、對象和方法,以及拓展工藝品市場的法律保證等,尤其是對瀕危的民間工藝提出搶救措施的方法,讓民間工藝的生存、傳承與發展有一個良好的保障。


專家指出,工藝美術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宜動員社會各界對種種技藝予以關注。鑒于目前民間工藝一些品類面臨瀕危的狀況,應該積極確定重點扶持搶救品種對象,投入資金組織力量搶救瀕危工藝,對可以組織恢復的產品進行生產和市場開拓;對于有專長的民間工藝大師和名藝人,應在醫保福利待遇上予以照顧,對于名藝人授徒,也可予以適當補貼。


近年來,一些地方紛紛成立了工藝美術協會、同業學會和公會等組織,它們在振興各地民間工藝過程中曾發揮過不小的作用。業內人士及專家建議地方政府充分尊重和發揮本行業、專家、學者知名藝人在會務中的作用,除在經費和辦公等條件上予以支持外,還應支持它們參與商務貿易、學術科研、科技咨詢、人員培訓、拓展市場、商品宣傳等事務,讓它們真正成為政府與企業與藝人溝通的橋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