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玩城(一)


2011年底與夫人至香港取拍品順道至深圳探望親戚,耗費四小時由香港搭地鐵入羅湖,體驗了大陸同胞的眾多與心急,一路吵吵鬧鬧,推推擠擠來到了羅湖,下榻飯店後,就飢腸轆轆至市街上吃晚飯(就當宵夜吧),看到一家茶餐廳就進去了,點了杯奶茶(很像絲襪奶茶),喝了一口,只見絲襪味不見奶茶香,就沒再動過杯了,其他食物也是乏善可陳!第二天早上就來到了深圳古玩城,來之前許多人說沒什麼好看!好奇心之下還是來了,一進大門,右手邊就出現一家,氣派不俗,門面不凡的店面,看店的掌櫃約二十來歲,我心想大陸這兒中華文化畢竟是傳下來了,東西不錯,新多舊少,新疆料、俄料、青海料及和闐料混雜其間,看你個人眼力,他們都稱和闐料,品向不俗,價格不凡。我好不容易看上一塊手握雕件,一問之下,要二十萬,當下想大陸不知有沒有刷卡,才回過神來,現身在大陸,那可是要百萬台幣的。只好伸伸舌頭,往下走,一路上看到不少好貨,唯有玉山子,價位與台北接近,料就差多了,古玩市場中,貨色參差不齊,到了水晶舖,也看了不少好水晶料,交換了名片,買了些吊飾給夫人作為紀念,逛了許久,見到許多新疆人人賣仔料,八成塗了油,不大習慣,問了問價錢,伸了伸舌頭。到了最後一家看到門口有一塊巴掌大的和闐玉原石,皮美、肉好、型圓、料重,真是一塊好玉料,愛不釋手,尋價之下,開價五百萬,當場向她說謝謝(心中冒出一句郭董(郭台銘)買給你),您不嫌棄我這德行,還讓我又摳又抓又撫又摸,真是感謝您!自然我的舌頭又多伸長了些(心想應當是郭董給你買才對),高舍我不懂!不懂!逛了許久,直到下午要回飯店吃飯,夫人說上車喔,我說等一下,我得把伸出的舌頭都給收回來先,玉市如此,收藏何堪?台灣的玉價還是很合理的,深圳古完城,一樓下面便是竄貨場,不對的居多,只是不知是上面賣下來的多,還是下面賣上去的多?雞犬升天,打入地界,各憑本事,無關上下!空手而歸,打道回府,還是台灣好喔。



上海尋寶記(二)


東臺路古玩市場很大,門店設在步行街的兩邊,并且不止一條街,而是曲里拐彎地蜿蜒了幾個街口。花費不少時間把大半個古玩市場逛下來之后,發現這里很少有我獨愛的和田玉,而以其他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居多,尤以文革時期的“文物”為最,幾乎滿大街都是。真品率貌似也不高,并且明顯可以看出很多東西出自同一家作坊,品種、樣式很是雷同,少有值得停下腳步仔細觀摩的東東。與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場不同的是,這里的店鋪全都有營業執照,并且全都釘在店門上方的顯眼處。或許是天冷的緣故吧,這里的人氣遠不如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場,即使是在“人煙”稍微稠密一些的地段,老板也明顯比顧客多出N倍。好不容易看到一家玻璃門上大書“和田玉”三個大字的店鋪,興沖沖地推門而入,老板卻只顧與一位顧客(或是朋友)用上海話聊天,連正眼也不瞧我一眼。玻璃柜臺里別的東西沒啥吸引力,只一塊400多克的白玉籽料對我而言稍具魅力。料子的一面大約是挖掘機采玉時不小心挖蹦了一塊,白度一般,一面還帶點棉。直到我打聽價格,老板才停下話頭,慢吞吞地取出料子,說,要就3萬5拿去,不還價。我不著急賣的。這價你要是在新疆能買到,我送給你!


奇貨可居,腦子里閃出一個四字成語。難怪老板如此牛氣。


放下料子,轉身準備離開,老板仍不理不睬,一邊聊天一邊慢吞吞地收起石頭,臨到我出門時才追上來一句:還是那句話,這價你要是在新疆能買到,我送給你!


在古玩市場沒找到可心的東西,於是按照先前的士司機的指點,步行前往老廟(城隍廟)。城隍廟經營玉石玉器的店家明顯更多。踱進一家不錯的專營和田玉的店鋪,放眼皆是籽料雕件,成色很是不錯,尤其老板娘從保險柜里拿出來展示的東西,更是相當上檔次,但價格卻讓人難以接受。以前就聽說上海是國內和田玉價格最高的地方之一,現在總算領教了:一件20多克的白玉籽料雕件,白度、潤度只能說一般,亮點在於兩個大面靠右的部分均有一點紅皮,且都被雕成了蜻蜓的身子及尾巴,工也還算不錯。老板讓我估價,以我的理解,幾萬塊錢應該不算便宜了,沒想到老板娘在一旁嘟囔了一句:還得加個0。嚇得我趕緊小心翼翼地把玉件放回墊著黑絲絨的木盒子里。


要么沒中意的,要么價格太高,當天的逛店行動除了觀摩到一些原石及玉件之外,可以說一無所獲。當晚,在朋友的陪同下匆匆趕到著名的五角場商業區。五角場經營玉器玉件的商場、專柜不少,但以翡翠居多,和田玉明顯偏少。即使有幾個柜臺里陳列著和田玉,也大多屬於“廣義”的東西,主要以俄料為主,價格也高得驚人:一只手鐲標價68000,稍次一點的標價38000也很是稀松平常;一只俄料把件,在深圳市場上三五千能買到的東西,在商場里都標上了數萬的價格。而比較稀少的真正的和田玉籽料雕件,則幾乎都在六位數以上……


出差期間居然有機會赴蘇州一天,令人喜出望外。車近獅子林,見不長的園林路上居然有多家玉雕工作室,於是也不逛園林了,拉上一位朋友“掃街”。 一戶侯(侯曉峰)、葛洪、葉清、古月(胡錫濤)、吳金星、呂德……一干蘇幫玉雕名家的工作室“擠”在一條短短的街上,讓人目不暇接。但各家的工作室里均不見“主人”在場,也沒聽見琢玉的聲音,原來這里不過是展示與接活的場所而已。朋友看上了一塊比拇指頭略大、帶點黃皮的白玉籽料原石,白度、細度一般,甚至還略修過形,開價卻高達15000元,朋友嚇得一吐舌頭,不敢還價。一家工作室里正在進行一樁交易,10件白玉或青白玉的把件、牌子,成色中等略偏上,總成交價280萬,讓剛才認為15000元已不便宜的朋友直呼大開眼界。順便打聽了一下各工作室加工玉件的工價,幾乎都在150元/克左右,工期則在1~3個月不等。更有“年底忙不過來”干脆不再接活的,需等到“過完年之后,手里的活做完了再說”。


尋寶上海、蘇州古玩玉器市場,最終空手而歸。好在知曉了行情,長了些見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