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數少得驚人。每5個中學生只有1個能升入大學。目前,新加坡有170多所小學,150餘所中學,卻只有20餘所初級學院(大學預科),3所大學和5所理工學院(大專)。中學後分流,少數人進入初級學院,大部分人進入理工學院(大專),成績不佳的則進入工藝學院(相當於職高),學習實用技能。學生畢業後,起薪根據所擁有的學歷來確定,較少的大學生使得企業不必支付太多的薪水,不僅對國有企業有好處,對外來投資者也更有吸引力。這樣的政策還降低了國家的教育成本。新加坡政府補貼了將近80%的大學學費。如果太多人進入大學,其結果很可能是學校降低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的成本,這將違背新加坡“精英教育”的本意。金字塔結構的人才分流,可以讓國家有計劃地把人才分配到特定領域內。比如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高了各個學府中電腦系學生的人數,在21世紀,政府提高了生物學院系學生人數。這種制度避免了為迎合市民需求而開設更多大學,結果導致大學生無法就業的情況。


反觀這些年台灣學歷至上,為了打破此一多年的表象不平等,台灣教育部採取了殺雞取卵的齊頭式平等手段,造就了原本正三角形的教育結構,成了扁長方形,近來更變本加厲又病態的有變成倒三角形的跡象,專科變技術大學、廣設學校、增加學生名額、擴大碩博士研究學生名額等等。造成碩博士失業生滿街跑,流連於服務業,原本的高等教育所訓練完成的本職學能,形同荒廢,一位教授帶一大堆研究生,品質如何兼顧?再加上學生評鑑老師制度盛行,老師負責學校招生,教師已從教授學業變成服務同學!「學生是我們的客戶」、「老師你是我們教學費養你們全家的」、「我上不上課你管不著!,我按時交錢就好,你少囉唆」,「同學!畢業後來讀我們學校,我保證你一定可以畢業,不會當你」,「老師你不能當學生,董事會不會諒解的!如果一定要當,下學期你的薪水要減一成,好好想想」,「同學上課不想聽課沒關係!睡覺就好,不要說話,謝謝您的合作」。於是我們的大學生就穿著拖鞋來大學殿堂上課,三魂七魄只來了一魂一魄,穿不穿拖鞋不要緊,可惜的是他們是被別人拖著來的,這裡面一定有像許多事業家不需要讀大學就能創出一片天地的人,卻都被我們人人是大學生的迷思,抹煞了世界級優秀達人的機會,畢竟這世界還沒有一種可以讓同學一邊睡覺一邊學習的高科技,睡覺也不能賺錢或變成為職業!讀大學本是精英教育,碩博士班更是為教育的培育所設,如今卻完全變形!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軍人,開飛機,如身體條件,智能不足以擔當,硬要他當軍人,又不敢磨練他,上戰場一定一槍斃命,大學也是如此,一般人讀到高中職或專科即可,養家活口應當足夠,如需要進修,再半工半讀念大學,所選擇也必定是與其目前工作有關,相得益彰,現在是碩士當學士用,學士大多不能用,老闆認為學士不能為公司賺錢,養成教育不足更不願送你去在職訓練所以你的薪水就只值這麼多,許多高科技公司需要能撰寫程式及應用相關套裝軟體或外語精通的學生,大學生都可以三萬五起薪,碩士生以四萬三起薪,卻找不到人,兩萬多的大學生,是來養老的,我們的教育讓學生被寵壞了,待了一個禮拜就自己不來了,薪水也不要了,他說他很喜歡吃麵包,所以要學作麵包當早餐,不來了。大學教授現連規勸學生上課不要遲到,服裝儀容整潔的勇氣都沒有,他們如何能與社會銜接?一般公司遲到就扣錢,曠職太多就解雇,有時要連夜加班,我們認為很正常(讀書時為考試交報告常常三四天不睡覺)體力也能負荷。我們的教育體制,造就了沒有量能又可憐的下一代,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管學生幹什麼,反正我們有退休俸,我這輩子夠用了!學生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少找麻煩!


現在現世報來了,這些半生不熟的「產品」,出了市面賣不了好價,利潤不足以養活自己,又不能為公司賺大錢,每下愈況就每況愈下,當他們以後沒有勞保金、退休金就要我們多交些、少領點,這一代不努力就可分父母親這代的養老本,那他們年輕人這一代的下一代呢?是不是更甚之!那就步入美國大蕭條時代的後塵了,既然站著就有錢領,不如坐著;既然坐著就有錢領,不如躺著,那誰願意作著領錢?


豎立精英教育,調整教育結構,找回以往教學相長,師愛生,生敬師,中國古代的傳統教育模式,塑造可造之才,行行出狀元,重本事;輕學歷,傳經驗;頒證照,讓學生與商界無縫結合,即畢即用,老師和工商業界合作,與時並進,量身訂作產業界殷切所需人才,相信我們能產生更多的孫運璿、李國鼎、王雪紅及張忠謀。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事業在遭逢蕭條能靠緊縮,撐過去的,維有開創新局大鳴大放,創造新產品,打入國外以往未進入之地區,因地設計創新產品,方有佳績,把握賺取利潤與獨特經營模式,才是正途,以東牆補西牆,挖未來補現在,都是劣等措施,一代人賺一代錢,一世人養一世人,問題在賺錢的態度與本事具備了沒有?政府中有學者從政不是不好,但請問有哪一個學校生產過一台電腦的,理論必須在實務界實現,會寫論文不代表懂生產流程懂經濟大勢!改善教育方式方為救國根本,「教育救國」,莫讓媒體教育我們的未來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