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08:49:4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11月12日電(記者汪永基)在蘇州舉行的“陸子岡玉雕藝術與中國玉文化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考古學院通訊院士鄧聰教授公佈最新玉器探源研究成果:世界範圍內人類最早使用玉器的年代,可上溯至距今4萬年左右。
在2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的“陸子岡玉雕藝術與中國玉文化研討會”上,鄧聰發表的《東亞最早的玉器》學術報告中透露:“近年在阿爾泰地區俄羅斯洞穴考古活動中,在第11層出土了相當精美玉質環和墜飾等,其中尤以一件深綠色半透明的環飾,顯示出現今所知東亞最早的玉器風採,其年代測定約在距今38000年前。”
鄧聰說:“東亞玉器的出現很可能與現代智人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最早的玉器也是現代智人現代行為的一種表現,這種現代行為是一種前所未有創新的象徵性能力的表現,而玉器就是這種象徵性的載體。”
此前,考古界、學術界根據考古實證認為,人類最早使用玉器的年代大約為1萬年。
長期致力於玉器考古探源研究的鄧聰教授強調,原始玉器的出現是早期人類心智革命的發展進化。發生於東北亞舊石器時代從中期轉變到晚期階段,約在距今4萬至3萬年間。地理上,包括東北亞的西伯利亞南部以至蒙古和新疆阿爾泰地區,其中透閃石玉器原料,大部分是釆自貝加爾湖一帶的玉礦構造帶。
目前,我國史前玉器最早考古發現是東北地區小珠山遺址、遼寧金牛山遺址和內蒙古興隆窪遺址,出土1萬餘年至八千餘年。 “從歐亞大陸考古考察,我們估計中國最早的玉器今後可能從新疆北部以至內蒙古一帶可能有所發現。8000餘年前興隆窪文化的玉器傳承,或許是在上述研究判斷4萬年左右玉文化使用、延傳逐漸形成的體係中孕育而生的”。鄧聰說。
我國早前的考古發現,距今8000餘年前遼寧岫岩“河磨玉”玉料經刻意琢磨,已開始形成樸素的“禮玉”服務於史前特殊人群;距今6000餘年前,新疆和田玉
以其獨特的礦物學玉料出現在我國陜西、河南等中原地區,並經過商周時期、戰漢時期構成高等級文化的載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