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收藏入門》 翡翠是玉石之王,不僅在於那動人心魄的綠色、翠綠欲滴的晶瑩剔透,也在於它的罕見、稀有與價高難求。市場上出現很多其它綠色玉石冒充翡翠的現象,正確地識別它們不僅有助於了解這些玉石本身,更可以有助於幫助收藏者在收藏翡翠時區分翡翠與其替代品,從而收藏到貨真價實的翡翠。市場上常見到的翡翠替代品有綠色和田玉、綠色蛇紋石玉、綠色獨山玉、綠色綠松石、墨綠色墨翠、綠色符山石、綠色天河石、綠色鈣鋁榴石、綠色玉髓、綠色素面祖母綠、綠色鈉長石、綠色石英岩、染綠色石英岩、染綠色大理岩、綠色料器等多種玉石。它們的品種劃分、質量評估等內容對於鑑別它們與翡翠是十分重要的。綠色和田軟玉的特徵和鑑別 和田玉品種 與翡翠相似的軟玉按產出環境劃分即按產出地質環境,分為仔料、山料和山流水。其質地以仔料為最佳,這種料呈卵石狀,是原生礦(山料)經風化、搬運、沖積,最後成為沖積砂礦,而山料是原生礦,呈棱角狀、次棱角狀的外形,一般韌性稍差。 仔玉:由原生軟玉礦藏或岩體經風化搬運至河流中堆積而成,磨圓度較好,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皮殼,與翡翠的仔料非常像,表面也有類似的風華外皮。山玉:原生軟玉礦床的玉石,呈塊狀,棱角分明,與翡翠的山石很像,外表粗糙,沒有任何風化外皮。按顏色及花紋可分為以下六大系列。 和田白玉,軟玉呈卵石狀,白色的軟玉,傳統珠寶界對於不同程度的白色軟玉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魚骨白、糙米白、雞骨白等,其中以呈羊脂白色(狀如凝脂者)為最好,售價也最高。這種和田玉是不會作為翡翠的冒名頂替品的,因為它自身的價值已經相當高了,甚至高過同質量的翡翠很多,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冒充翡翠。和田青玉,中國傳統的“青玉”為深綠帶灰或綠帶黑色。青玉為淡青綠色,有時呈綠色帶灰色調的軟玉。和田青白玉,指介於白玉與青玉之間,似白非白,似青非青的軟玉。古人即用此名。和田碧玉,指呈綠、鮮綠、深綠、墨綠、有時為暗綠色的軟玉,但它決非石英質玉石中的“碧玉”或“碧石”。青玉、青白玉和碧玉這三種和田玉的顏色都帶不同程度的綠色,在商業中常用將它們與淡綠色翡翠相混淆的時候,很多時候並非是商家有意混淆,但有時它們與那種透明度低卻帶有明顯綠色調底色的翡翠很相似,做成的飾品往往是那些中低檔的小挂件或墜飾,所以個別時候會弄混。和田黃玉,指呈黃、蜜蠟黃、栗黃、秋葵黃、雞蛋黃、米黃、黃楊黃等色的軟玉,但它決非寶石中的“黃玉”。這種黃色與黃翡那種透明高又非常明亮的黃色差別明顯,而且黃玉的價格之高是不亞於羊脂玉的,所以市場上基本沒有以黃玉仿冒翡翠的。和田黑玉也稱為和田墨玉,指呈純黑、墨黑、深灰色,有時呈“青黑”色的軟玉,往往與青玉相伴,其光澤比其他顏色的和田玉暗淡。即使在一塊以黑色為主的玉石上也會雜有青色,甚至白色,這一種非常容易與翡翠中的墨翠相混淆。在商業中,很多人習慣性的稱墨翠為墨玉,這是錯誤的。墨翠與墨玉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顏色均為黑色,但墨翠的質地一般比較粗糙,只有極少數頂級品才可以達到細膩的程度,而墨玉大多數都非常的細膩,這與它們的寶石學特徵是密切相關的,畢竟墨玉是軟玉,而墨翠是硬玉岩或綠輝石岩。市場上的墨玉並不多見,但墨翠出現頻率還是較高的,其價格也有高有低,參次不齊。和田糖玉,指呈血紅、紅糖紅、紫紅、褐紅色的軟玉,其中以血紅色糖玉為最佳,多在白玉和青玉中居從屬地位。但如果紅色在鮮豔程度和分佈上有“特色”時亦可予以保護和利用。它與黃皮、紅皮翡翠有相似之處,但​​也比較好鑑別。翡翠黃色、紅色外皮是風化外皮,很難侵入到玉石肌膚之中,如果侵入到翡翠內部就是行內說的“霧”,而霧的質地相對是比較疏鬆的,遠不及糖色或褐紅等顏色和田玉質地溫潤細膩,這就是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之處。和田花玉,指在一塊玉石上具有多種顏色,且分佈得當、構成具有一定形態的“花紋”的玉石,如“虎皮玉”、“花斑玉”等。與之相似的翡翠為多彩翡翠。多種顏色的翡翠一般顏色較鮮豔純淨,質地的透明度往往也高一些,而和田花玉的顏色比較渾濁,顏色間的分界也不夠清楚,質地也沒有什麼透明度而言,因此也是有辦法將它們一一區分的。和田玉評價 軟玉同翡翠一樣主要用於雕刻,做成各種雕件、掛牌或項串、手鐲等飾品,但是一般情況下,軟玉很少做成像製翡翠飾品那樣大量運用的鏤空透雕技術,一般只是隨和田玉原料其自然外形就勢創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收藏者收藏玉器時,見到做鏤空透雕的玉器時,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件玉器是否可能是和田玉。對和田玉原料的特點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質地:質地緻密、細膩、堅韌、光潔,油潤無瑕,無綹無裂。 2。顏色:顏色鮮豔,純正均勻,其中以白色為主,若白如羊脂者可稱為羊脂玉,是極為稀少的軟玉品種。 3。光澤:軟玉大多為油脂光澤,如油脂中透著清亮者為佳。熟悉了上述和田玉原料特徵,將有利於準確區分和田玉與翡翠的原石及成品。 和田玉產地 翡翠的產地在緬甸,具體內容詳見第一編。軟玉的產地幾千年來都是在新疆、在四川和台灣等地,緬甸玉有時候作為翡翠的代名詞,雖不夠準確但至少證明了翡翠出自緬甸。這裡僅介紹新疆產出軟玉的情況,新疆的軟玉產於崑崙山、天山和阿爾金山三大地區。 1。崑崙山地區 崑崙山地區為新疆產軟玉的主要地區,它東起且末,西至塔什庫爾幹,在長達1200km的崑崙山脈和有關的河流河床中,已發現軟玉礦點20多處,構成中國軟玉的重要礦帶。崑崙山地區的軟玉古稱崑崙玉或崑山玉,現已不用。又由於其中和田是歷史生產軟玉的主要地區,有人曾以“和田玉”來命名這一地區產出的軟玉,由於新疆除和田外,其他還有許多軟玉的產地,所以和田玉一名已不作為特殊產地的名稱使用,而是作為所有優質軟玉的總稱。落車~塔什庫爾幹礦區:以青玉為主,也有白玉,青玉產在蛇紋石矽灰石透閃石化大理岩中,礦體呈脈狀透鏡狀。 和田~於田礦區:軟玉品種有白玉、青玉和青白玉。主要礦床有四處,其中皮山縣的玉礦產於透閃石大理岩中,礦體呈囊狀、透鏡狀,厚度數十米到上百米。且末礦區:目前已知有三處,是軟玉的又一重要產區。據說礦區雖位於海拔3500~4000m的高山,但相對其他礦區來說,交通仍比較方便。礦體產於白雲石大理岩中,呈不規則囊狀,也有呈條帶和脈狀者,軟玉品種有白玉、青玉和青白玉。由於崑山玉主要在落車~塔什庫爾幹與且末礦區開採,所以和田仍是今日崑山玉的集中產地。這裡產出的軟玉從古至今供應全國各地玉器廠,特別是該地的羊脂玉供不應求。 2。天山地區天山地區的軟玉為碧玉,因產在瑪納斯縣境,故稱“瑪納斯碧玉”。碧玉產於北天山超基性岩帶上,碧玉呈綠色,塊狀,質地堅韌細膩,組成礦物屬透閃石~陽起石系列。在顯微鏡下觀察微晶狀透閃石,粒徑0.01~0.03mm,呈纖維交織狀、針束狀,其次有針狀透閃石,粒徑0.5mm。玉質中有時含有少量綠泥石,細針狀陽起石、鈣鋁榴石及鉻尖晶石等。 3。阿爾金山地區 產於阿爾金山地區的軟玉,今稱“金山玉”。該區除產出少量青玉外,主要是碧玉,碧玉性質與瑪納斯碧玉十分相似。礦體產於超基性岩體中,主要由含鐵的透閃石礦物組成。和田軟玉與翡翠的鑑別 易與翡翠相混的軟玉,是灰黃綠色、深綠色或墨綠色的軟玉品種,也稱為碧玉。與翡翠的不同點有: (1)表面特徵。已拋光的碧玉,由於其組成礦物晶體非常細小,具有與翡翠不同的光澤和表面特徵,碧玉常出現油脂光澤,肉眼看不到桔皮現象、翠性和砂粒。 (2)顏色分佈特徵。綠色碧玉的色調與瓜青翡翠相似,顏色分佈更為均勻,有時可見呈四方形的黑色的色斑。 (3)物理性質。軟玉的折射率(1.61~1.62),相對密度(2.95~3.05),都小於翡翠(1.6~1.66和3.20~3.39),用常規的寶石學方法如折光儀點測法、比重液(3.33 )或靜水稱重法,可以準確測定和區分。 (4)吸收光譜。綠色軟玉的可見光吸收光譜通常與翡翠不同,一般缺失紅光頂端的由Cr3+引起的吸收線(但是,也有資料認為,呈翠綠色的軟玉也可具有相似的由Cr3+引起的吸收線),另外,在紫端的吸收也不相同,翡翠有位於437n​​m的吸收線(藍紫區),而碧玉有位於502nm(藍綠區)的吸收線,但由於多數的綠色軟玉不透明,吸收光譜常常觀察不到。 (5)軟玉原石。在雲南翡翠市場上,有稱為“昆究”的軟玉原石,外形似水石,半透明,灰綠色,剖開有青色的帶狀花紋及較多的雜質。與翡翠水石比較,外殼上砂粒不明顯,手感較翡翠輕。如有斷口,可見參差狀的特徵,與翡翠粒狀斷口不同。如果收藏者碰到產於除緬甸以外的翡翠,一定不要相信,切記,翡翠出自緬甸。還有一點,目前市場上有的商家為了標榜自己銷售的翡翠,經常使用一種混淆視聽的方法,即“翡翠出雲南”,此種說法純屬荒謬。商業級的翡翠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只出產於緬甸,雲南只是這些緬甸產翡翠在中國大陸的一個集散地而已,相似的集散地還有廣東的揭陽、四會、平州等地(詳見第三編),也不盡在雲南,所以既不可能說翡翠出雲南,也不可以說翡翠出廣東。 “翡翠出雲南”的說法正是根據云南是緬甸產翡翠的集散地的情況,從而利用其產生的混沌含義,這種作法是典型的商業炒作,而非專業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S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